马克思主义学院

遵循教育规律 做好思政课守正创新

  • 人浏览
  • 更新时间:2019/4/4 9:55:49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质量和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为新时代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遵循教育规律,坚持问题导向,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和水平,对开创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建设教育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坚持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辩证统一

做好学校教育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对于立德树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义重大。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的实践证明,我国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大教育投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为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从历史维度来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培养了一大批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用人才。新中国教育史料显示,1951年3月,我国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中等教育会议指出,普通中学的宗旨和培养目标是使青年一代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各方面获得全面发展。邓小平同志在1978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要“把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方针贯彻到底,贯彻到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1983年,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1985年,中共中央颁发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1995年颁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条规定,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多次重要论述,阐明了系统科学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我国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动了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教育的首要问题是要明确培养什么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再次强调,“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为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

新时代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要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思政课要明确教育目的是立德树人,核心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教育。思政课教学要遵循教育规律、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坚持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辩证统一,为我国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不断推动我国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问题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党的领导是思政课建设的根本保证。必须坚持底线思维,牢牢掌握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用学术讲政治,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培养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规律的科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博大精深、内容丰富,是时代精神的理论结晶。马克思主义奠定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的理论基础,是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科学理论。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与方法,遵循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逻辑,全面阐释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理性认识。坚持问题导向,创新教学改革思路,教育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和解决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热点、难点问题。

国家之魂,以文化之,以文铸之。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以文化人。一是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藏着丰富的智慧,可以启迪思想、涵养道德、陶冶情操。二是要传播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锻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最新成果,使学生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实际行动。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为丰富拓展思政课教学内容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坚持问题导向,提升教育质量和水平

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方向要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持八个“相统一”为引领,丰富教学内容,坚持守正创新,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手段,创新教育方法,提升教学效果,不断总结思政课教育规律和教学经验并加以推广,提高思政课教育质量和水平。思政课要面对现实,坚持问题导向,与时俱进,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与实践成果融入课堂。

坚持八个“相统一”,即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这既是思政课建设改革创新的内在要求,也为思政课高质量教学指明了方向。思政课教学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要体现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又要运用现代新媒体技术,提升教学亲和力、感染力。

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是人才竞争。面对激烈的人才竞争,增强国际竞争力,必须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推进教育现代化,培育壮大思政课教师队伍,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教育质量,加快人才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更多有用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要深化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认识,明确责任、落实任务。学校要进一步加强科学规划和创新制度政策,吸引更多优秀教师从事思政课教育工作。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坚持正确政治立场,坚定政治信仰,提高政治站位,严格自律,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不断夯实理论基础,开阔视野,提升学习研究和辨别能力,坚决不当西方理论的“搬运工”。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教学,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怀和品格。聚焦社会重大及热点问题释疑解惑,激发学生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而奋斗的报国志向。要学习应用新媒体技术,增强课堂教学亲和力和感染力。坚定学术自信,用学术讲政治,使科研出精品、教学上水平。此外,学校思政课要坚持底线思维,增强风险意识,防范化解可能存在的政治风险、意识形态安全风险。

新时代新任务新征程,要求思政课教师立时代之潮头,增强责任意识,树立为党和国家育人使命意识,踏踏实实做好立德树人工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