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

今天我们应该怎样读《论语》

  • 人浏览
  • 更新时间:2015/7/2 9:51:01


一.  论语的精神
        《论语》被誉为中国的《圣经》,是每个中国人都应该读的一本书。把《论语》类比为《圣经》,其实并不确切,因为《圣经》是宗教书,《论语》是教育学的书。当西方还处在中世纪教会黑暗的神权统治下,这本书传到了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读了之后感受到了心灵的震撼,他第一次知道了在遥远的东方,还有这样一种自由幸福的生活,这里的人们用伦理道德替代宗教,没有教会专制势力对世俗生活的禁锢,我想《论语》对伏尔泰和西方的启蒙运动一定是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伏尔泰在其《风俗论》里面对东方智慧的赞美就是明证。但如果从《论语》体现的民族精神,社会功能,以及它所奠定的中国人的思维范示、民族心理来说,仍然可以作这样的类比。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是中国最早的语录体。全书由很多的“子曰”构成,其间并无贯穿首尾的线索和统一的故事情节,每一章之间也没有必然的逻辑联系,有些语句反复出现,还有些语句是孤立的,如“周有八士”章,就只有八个人的名字,和上下文都不沾边,没有实际意义,再加之年代久远,传抄过程中的错漏避免不了,所有特点都给阅读增加了困难。
        读懂这部书从何下手呢?首先要搞清楚孔子生活和《论语》成书的时代背景。 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当时,天子权力式微,诸侯权力增强。作为国家统一象征的周天子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寄托于诸侯。而诸侯获得这样的权力,并不是来自于其道义上的合法性,而是来自于实力上的合法性。
         这里实际上就带来一个问题,即社会秩序建立的合法性在哪里?这就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很重要的思想争论——社会秩序应当建立在霸道上(依靠强权)还是建立在王道上(依靠礼制即法律)?这个问题是孔子和同时代的许多思想家都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也是贯穿中国传统社会始终的问题,孔子开出的药方是后者。他认为合理的、有秩序的社会,应当建立在一种道义上。这种道义他认为就是西周的礼制,就是在还没有出现五霸的那样一个时代。孔子要建立一个有秩序的社会,从周礼中寻找文化和制度的资源在当时是很自然的事情,这正如文艺复兴时期,从古希腊、古罗马去寻求资源一样。他周游列国,就是为了实现自己这样一种政治抱负。在晚年不能够实现的情况下,他被允许回到家乡鲁国,那时他觉得自己已经看不到这种实现的可能,因此他著书立说,开始分门别类地整理以往的历史文献,分别整理为六本书。汉代以后随着儒家思想被确定为国家的意识形态以后,这六本书就被上升为经的高度,就是所谓的六经。在这样的一个编撰过程同时也是讲解过程中,《论语》就出现了。所以说《论语》的性质,实际上是为了在教学当中说明六经思想的一些言谈。
        其次,从整体上把握〈〈论语〉〉的精神。《论语》虽然不成体系,但内在精神却是一致的。孔子自己就说,“吾道一以贯之”。孔子的思想是一致的,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以仁为本的人性关怀。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孔子的思想就是“仁。”仁是人与人之间的最高层次的感情,是一颗爱心,是人性的体现。冯友兰先生说,“西方讲人性讲得最妙的是康德,但康德只讲到义,没有讲到仁。”义就是分别对错,是理性的体现,仁是出自内心本能的率性而为,不需要理性来计算、打量。
孔子的仁,是把对自己的爱,推广到家庭,再推广到社会。对自己,要自立、自强。在家庭,最重要的是要做到孝敬父母。“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对孝的理解是十分深刻的,他强调的是孝的本质是在态度、情感、精神上尊重父母。他反对只是赡养父母的孝,认为不存心孝敬父母,那么赡养父母与饲养犬马又有什么区别呢?在对学生子夏解释什么是孝时,孔子强调子女要尽到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对父母和颜悦色,不仅是为父母做什么,给父母吃什么那样简单。他动情地说父母的年纪,不可不知道,并且应该常常记在心里。做子女的一方面为他们的长寿而高兴,一方面又为他们的衰老而担心。
        第二,致力于内圣外王的个性化的教育。圣人是儒家推崇的理想人格,是至真、至善、至美的统一,也是儒家教育的终极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通过不断的自我否定来实现的。有人认为,超越精神在古希腊叫努斯精神,为西方所独有。儒家追求超凡入圣而不断自我否定的过程,也可以看做是一种超越精神。不过,西方是向外用力的超越,儒家是向内用力的超越。孔子说,“十有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一生这六个阶段,可以看做是六次超越,每一次超越的结果不是人的欲望的满足,(这和西方是不同的。比如浮士德博士追求知识、财富、美貌,每一次的超越伴随着道德的堕落,最终被魔鬼拿走了灵魂)而是心灵境界的提升,到了七十岁实现了彻底的自由,步入了至善的境界了。在方法论上,孔子实行个性化的教育。这方面的例子比比皆是,兹举一例: “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财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孔子将仲由、端木进行了具体的个性划分。他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将学生分为德行、言语、政事和文学几类进行培养。
        第三,道德理想国的政治抱负。儒家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国家的管理者应该由最有道德的人来做,这就是儒家的圣王崇拜。这种圣王崇拜并非无懈可击,当时就引起了人们的非难。有人问孟子,如果舜的父亲偷了东西关起来了,舜作为儿子,应该怎么办?要么,把父亲放了,那就徇私枉法了;要么秉公执法,那又违背了孝悌的伦理,无论怎样都无法做到完美。孟子的回答是,把父亲悄悄放出来,逃到天涯海角,过着无拘无束的生活,舜把天下交给其他人来管理。这样的回答,有人认为是做不到的,最后只能是逃无可逃,苟活于天地之间。我则看重儒家的政治哲学、圣王情节带给人们心灵的感受。三皇五帝本是传说,但它寄托了一个民族的理想和信仰。有这样的假定,人们的心态就不同了,就能感受到家庭的温情,对社会充满了美好的期待,就不会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他就会以“明知不可而为之”的精神,积极推动社会的文明进步,即使失败了,也可以获得内心的慰藉,所谓“不成功便成仁”正谓此。
二.论语对自我修养的意义
        论语在当代社会还有没有用处?我想它最大的功能就体现在个人的修身养性上面。论语用语录体的形式,把孔子的音容笑貌呈现在眼前,读来栩栩如生,倍感亲切,对为人处世的指导是直接的、生动的。下面谨录代表性的几章,分别阐述之。
       “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 “出辞气,斯远鄙倍矣。”只有这样才能使人对你尊敬,信任,温和。同时,积心修养,争取做到“君子泰而不骄”;“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不要过于自我,不要傲慢他人,善于学习,注意仪表庄重,能与人合作又不散失自我。大学生必须以改造社会风气为已任,但同时也必须从改造自我开始。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大学生应该理解自己应该在道、德、仁、艺等方面均有所修养的道理,感悟立志于道,以德为基,以仁导心,以艺养身的人性真谛,使自己在学习中将专业学习、道德修养、人格陶冶、能力培养作为发展的必需前提,领会一个大学生的成人必须是素养的全面发展为基础,只有成人,才能成事。
孔子认为“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大学生必须懂得为什么要反哺与感恩父母。其次是传统道德中的仁、义、礼、智、信五项基本要求,作为人际交往的基本准则,大学生也应该好好理解并吸收,提升自己在人际互动中的社会形象。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就是追求富与贵也要合法、合情与合理,消除贫困不能不择手段,在财富方面大学生要反对世俗社会所谓的“逆取顺守”之说。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对同学、社会他人应该关心,不能冷漠,要学会用“恭、宽、信、敏、惠”待人。因为,对人恭谨就不会招致侮辱,待人宽厚就会得到大家拥护,交往讲信誉别人才会信任,做事勤敏就会取得成功,多帮助别人才会得到别人的支持。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谋道不谋食“和”君子忧道不忧贫。”摆正正自己的位置,做有作为,能立德、立言、立名、立功的有为青年,做以义为重、追求社会和谐、天下为公的道德楷模和实践者。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这说明只有在仁德的基础上做学问、做工作才有意义。“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有爱心的人,才能无私地对待别人,才能得到人们的称颂,才能影响社会。“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死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在社会生活中,关爱别人的人,不仅为社会传播了爱,使社会更美好,他自己也将得到社会的尊重。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指一个人要在社会立足,要想使自己的思想主张为他人接受,必须心意诚恳,行为端庄。大学生是有远大抱负的新一代,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就必须加强品德修养。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在社会事务中急功近利,不要贪图眼前利益,而应眼光放远。另外,“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在处理社会关系与事务时还应当慎重,要深入实际,多听多见,了解实情,以免失误。
三.论语与当代社会
        一部《论语》伴随着孔子学说,在近代几经波折,命运多舛。论语与当代社会的秩序是冲突的还是相辅相成的?这样的问题太大,涉及如何看待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孰优孰劣孰强孰弱,文明的冲突,文明的继承和创新,在近代史上,名家辈出,他们对此的回答莫衷一是。在这里,我采取目标——资源的分析框架,首先搞清楚作为当代社会的人,追求的人生目标是什么,再看论语它能够提供哪些资源,读者自然可以从中获取自己需要的养料。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如果定一个普适性的目标,那就是自由。哲学上讲的自由,是意志的自由,是人格的自我完善,是过快乐幸福的生活。习大大说,“美好的生活要靠辛勤的劳动去创造。”辛勤的劳动也就是实践。论语里面这些修身养性的记录,可以把它归为道德实践的范畴。在古代社会,也还有其他实践,我们发明了中医,建筑,园艺,以及其他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但是,道德实践始终是主流,其他实践是处于从属的地位,为这种圣王政治服务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论语》它所能提供的资源就只是在道德建设上。
        但是,如果仅仅把《论语》解读成一碗“心灵的鸡汤”,诚如有些学者所做的那样,这就把中华文化简单化了。“中华文化万贯家财。”如果只是道德资源,何来万贯之说?道德,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道德,为什么独有我们国家创造了辉煌璀璨的华夏文明?《论语》诚然是在讲道德,但这种道德它滋养出了包括四大发明在内的文明成果,这种文明虽经过外族入侵,异域文化的渗透,但始终没有中断,也没有被同化,所以传统道德的功能,不只是解决心灵的问题,它也部分地解决社会的问题,至少社会问题的解决和这种道德是不冲突的。这里以中国的饮食文化为例。为什么我国发展处纷繁复杂的烹饪技术,有炸、炒、烧、爆、煎、溜、蒸、煮等,西方就一个“COOK”对应?孔子说,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肉割不正不食”,发达的美食文化与儒家肯定是有关系的。
        当今社会面临的社会问题很多,举其荦荦大者如疾病、战争、贫困、环境、生态、发展等,不是仅凭道德实践就可以解决的,传统的技术、方法也许可以解决部分问题,如中医对疾病的治疗,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主张“天人合一”,也有助于解决后现代的问题,但是指望所谓的“返本开新”,回到儒家的原教旨里面去,就能有民主法治的现代社会,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显然只能是呓语。
        儒家文化不能解决所有的社会问题丝毫不能掩盖它本身的价值。毕竟道德是人做为一个社会学存在的基础,是一个社会能够健康发展的底线,守住这条体现底线就能有很广阔的空间,儒家文化可以看作是在这条底线上盖的房子,后来的人可以在这个房子上加盖,也可以翻修,无论怎样创新,一部《论语》给我们提供了材料和方法,给我们认识宇宙、人生,探索未知世界以启迪,这就是我们今天读《论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