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1级专科《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大纲

  • 人浏览
  • 更新时间:2013/6/14 16:50:3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2011级专科)

一、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

课 程 名 称

学分

总学时

实践学时

学期

10200100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4

68

16

2、3

课程类型

课程性质

开课对象

开课单位

公共课

必修

2011级专科学生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

先修课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本课程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理,理解和掌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方针政策,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8学时)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 

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三、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第三节 邓小平理论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二、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三、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第四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第五节 科学发展观 

    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二、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主要内容和指导意义,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

教学难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大理论成果的内在关系。

    基本要求: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几个重大理论成果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体系、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4学时)

第一节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 

第二节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和意义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 

第三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一、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二、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三、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四、坚定不移的走自己的路

    教学重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与发展。 

    教学难点: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的精髓  

基本要求:了解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同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一致性及其历史发展。 在新时期努力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4学时)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二、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教学重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 

    教学难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现实意义。 

基本要求:了解近代中国国情。 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纲领。 掌握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 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4学时)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一、新民主主义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一、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确立 

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教学重点:认清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独创性和成功的历史经验。 

    教学难点: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独创性即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特色究竟在何处,有些什么样的成功经验。 

基本要求:了解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必然性。 掌握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则、方针、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形式及历史经验。 懂得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4学时)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二、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 

第二节 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 

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 

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一、发展才是硬道理 

二、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三、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教学重点:社会主义本质的含义,特点及两个方面的相互关系;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教学难点:社会主义本质两个方面的关系  

基本要求: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 理解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4学时)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 

三、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提出及其主要内容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一、“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教学重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特征及其长期性;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及其与基本纲领的关系。 

教学难点:为什么要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复杂性。 

基本要求 :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基本特征及其长期性。 掌握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6学时)

第一节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一、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第二节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

一、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二、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第三节 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

一、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二、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 

教学重点:“三步走”战略步骤;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 

教学难点:"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科学性。 

基本要求:理解为什么要进行改革开放,掌握改革的性质。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6学时)

第一节 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基本特征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 

二、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三、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分阶段的分配制度 

一、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三、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第四节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求好与快有机结合

二、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五、统筹区域发展

六、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教学重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发展和特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 

教学难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怎样正确认识和处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关系。 

基本要求 :理解中国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和内容。 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

第九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4学时)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 

一、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二、人民民主专政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五、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六、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第二节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一、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第三节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民主政治 

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和人权 

教学重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目标;依法治国的含义和意义。 

教学难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基本要求:理解为什么我们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 理解为什么不能照搬西方议会民主、“三权分立”和多党制。 理解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设政治文明和法治国家过程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第十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4学时)

第一节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一、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第二节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五、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第三节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二、发展教育和科学 

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教学重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战略地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根本任务和基本内容。 

教学难点:“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思想的一致性。 

基本要求: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主要内容和基本方针政策。

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4学时)

第一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第二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和主要举措

    教学重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如何构建和谐社会 

教学难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基本要求:掌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涵义和重要意义。 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方针政策。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4学时)

第一节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一、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二、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之一 

三、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 

第二节 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决台湾 

一、台湾问题的由来和实质 

二、武力解决台湾的方针 

三、和平解放台湾的方针 

第三节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形成和确立 

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三、“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 

第四节 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 

一、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丰富和发展 

二、新世纪新阶段的对台方针政策 

教学重点:“一国两制”构想的战略意义。

教学难点:新世纪新阶段的对台方针政策

基本要求 :了解 “一国两制”构想对和平统一祖国的重大意义。 掌握“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在新形势下的坚持和发展。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4学时) 

第一节 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二、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三、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第二节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一、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和发展 

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三、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教学重点: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教学难点:中国为什么走和平发展道路。

基本要求: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理解中国共产党在外交方面的基本原则、方针和政策。

第十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4学时)

第一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 

一、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 

二、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三、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四、巩固和加强各族人民的团结合作 

第二节 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一、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法定 

二、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基本任务 

三、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 

第三节 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一、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 

二、建立巩固的国防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 

三、新世纪新阶段人民军队 历史使命 

四、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 

教学重点: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基本任务

教学难点: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与党的领导的关系。

基本要求 :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理解爱国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法宝。

第十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4学时)

第一节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一、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三、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第二节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一、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三节 加强党的建设 

一、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三、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教学重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教学难点: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基本要求: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地位。正确认识加强党的建设的必要性。  

四、考核方式

本课程考核方式为考试。

综合成绩=考勤成绩×10%+平时成绩×30%+期末成绩(卷面成绩)×60%(保留一位小数)。

如果期末成绩(卷面成绩)在45分及以下,不按照上述公式计算,具体如下:

①期末成绩(卷面成绩)在35分及以上、45分及以下,综合成绩=期末成绩(卷面成绩)+15;

②期末成绩(卷面成绩)在0分以上、35分以下,综合成绩=期末成绩(卷面成绩)+10;

③期末成绩(卷面成绩)为0,综合成绩为0。(均不保留小数,小数部分四舍五入处理);

平时成绩的评定参考方式:以学习态度、参与课堂讨论情况、课堂笔记及小组技能展示为主进行评定。

期末成绩(卷面成绩)的评定参考方式:以卷面答题得分情况为主进行评定。

五、参考书目(原则上,由学院统一征订的教材每科目不超过三本)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1卷,马克思,人民出版社,1995年。

《为人民服务》,毛泽东, 人民出版社,1991年。

《我的修养要则》,周恩来,人民出版社,1980年。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邓小平, 人民出版社,1994年。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 ,人民出版社,1991年。

《江泽民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

《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人民出版社,1995年。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人民出版社,2010年。

《在国务院第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胡锦涛,人民出版社,2009年。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9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务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人民出版社,2010年。

江泽民,《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江泽民文选》第 3 卷, 人民出版社, 2006 年。

胡锦涛,《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 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 上 ),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5 年。

邓小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邓小平文选》第 2 卷,人民出版社,1994 年。

邓小平,《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团结一致向前看》《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 年。

制定人:隋金波

审核人:许棣泰

日 期:2011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