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6《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大纲

  • 人浏览
  • 更新时间:2017/4/6 17:25:04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大纲

课程编码:         10001002          

任课教师:         何丽娟       

院/系审批:                        

教务处审批:                      

院领导审批:                      

二○一七年二月


一、课程性质与定位

(一)课程性质与定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新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程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课程作为高校德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我院大学生必修的公共课、基础课,是提高我院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与历史文化素质的重要课程。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围绕中国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与‘国家繁荣富强’两大历史任务而斗争”这一主题展开,讲授鸦片战争直至2015年的历史时间内,中国共产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艰苦奋斗历程。通过本课程学习,帮助学生做到“两个了解”(了解国史、了解国情)“三个选择”(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帮助学生厘清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线索和发展脉络,重在培育民族精神,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帮助大学生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社会文明的重要体现者和传承者的目的。

(二)课程设计思路:

依据中宣部、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和我校的办学理念与目标,结合本课程严谨理论性、鲜明实践性、具体针对性的特点,按照时代对大学生应具备的思想道德和历史文化素质的要求,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确立以培养思想政治素质合格、具有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服务社会为目标,实现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从“知行教育”向“知行合一”的教学模式转变,最终促进学生把专业职业的发展和科学的理想信念相结合,服务学生未来的人生发展。

具体而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程教学分成三个梯级模块:

    1. 必选类模块,为该课程的重点理论内容。这个模块主要通过思政课任课教师创设的模拟化的课堂教学环境,如理论讲解、视频观摩、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等,让学生通过教学互动,充分感悟和领会教材知识,从而在课内实践教学中激发学习的热情,丰富认知能力,形成乐观开放、积极向上、勇于竞争和善于合作的人生态度,增强基本的政治素养。

2.导选类模块,为该课程的深化拓展内容。采用在教师及课程理论模块需要等前提下,由教师分配或学生有限选择的方式运作。分为两种:一是运用型导选课。主要着眼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消化,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二是拓展型导选课。主要着眼于联系实际的运用,旨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主要是指教师结合课堂理论教学,依托校内外实训基地和各种教学设施,开展各种实践活动。这个模块的实践活动,意在让学生通过理论运用,实践交流,深入讨论等,加强逻辑思维的训练、加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加强世界观、人生观和文化艺术工作者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加强道德品质的养成和政治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的树立。

3. 自选类模块,主要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独立自主地选修。

以上三个模块之间不是彼此分隔,而是有机联系在一体的。通过三个不同阶段的实践学习体验,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程度呈现出梯次渐进,逐步深化,循序提高的态势。同时,三个模块的教学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同步交融地贯穿于培养过程始终,使学生的政治素质与政治责任担当能力得到渐次发展和逐级提升,最终实现我校培养人才所需的政治素质和能力结构的目标要求。

二、学习领域课程描述

包括学习领域名称、学年及学时、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见表1。

表1 学习领域课程描述

学习领域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一学年   总参考学时32

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中国近现代史的基础知识,把握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线索及其发展规律;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梳理正确的历史观,培养其正确分析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选择改革开放的必然性;结合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实际,通过对有关历史进程、事件和人物的分析,提高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的能力,并通过借鉴历史,思考和探求中华民族赖以走向现代化的历史文化的内涵,使之成为思想政治素质合格、具有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使我们减少前进道路上的曲折,顺利走向富强、民主、文明的明天。

能力目标

素质目标

知识目标

(1)自主学习的能力:运用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的基本方法,探寻历史问题的原因、过程与结果,培育大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历史智慧。

(2)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的中国近现代历史知识,对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正确的分析和观察。

(3)价值判断的能力:能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全面准确地评价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和重大历史事件的历史影响,对于大是大非能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1)接受性素质:

充分认识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共产党领导和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和人民的正确选择。

(2)认同性素质:加深认同感,提升认知度,坚定“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充满信心。

(3)建构性素质: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自觉承担时代所赋予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1)事实性知识:知道中国近现代的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了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难历程及取得的辉煌业绩。

(2)概念性知识:明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两大主要矛盾”“两大历史任务”等一系列核心概念的基本内涵。

(3)程序性知识: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深刻领会“三个选择”的历史必然性,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

三、学习任务设计与描述

1.项目设计

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的实际状况,以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特点为逻辑主线进行课程的学习情景设计。经过分析讨论,决定将本课程分为3个模块,见表2。

表2  模块设计

模块

模块1

模块2

模块3

模块名称

理论教学

拓展自学

实践运用

学时

10

6

20

附1:模块对应的专题:

模块序号

模块

模块对应的专题

1

理论教学

专题一 课程导言 

专题二 史纲总讲(一)

专题三 史纲总讲(二)

专题四 百年沧桑专题

专题五 翻天巨变专题

2

拓展自学模块

内容一 《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 (中国近代史部分),袁腾飞著

内容二  《中国近代史》,徐中约著

内容三 《帝国落日——晚晴大变局》,袁伟时著

3

实践运用

l  实行大班授课,小班实践模式,将教学班分成两个小教学班,小教学班分为10个活动小组,以调研、辩论、作品创作等形式,围绕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主题进行实践(包括集中实践和分散实践两种方式)或进行知识竞赛,每小组根据自身选题完成实践作业。

l  活动时间:第七周——第十二周

l  分享时间:第十三周——第十六周

2.模块描述

包括模块名称、学时、学习目的、学习内容、教学方法和建议、工具与媒体、学生在工作过程中用到的知识、教师所需执教能力要求,见表3。

表3-1 模块一描述

模块1   理论教学   学时10    第1学年

学习目标

能力目标

素质目标

知识目标

1.培养学生对历史问题的原因、过程与结果进行探寻的能力。

2.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分析现实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的能力。

3.对大是大非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的能力。

4.自觉承担起对国家应尽的义务,维护国家利益。

1.正确认识中华民族的能力。

2.对党的领导与走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能力。

3.形成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

4.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坚持“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

1.了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难历程及取得的辉煌成绩。

2.明确“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两大主要矛盾”“两大历史任务”等系列核心概念的基本内涵。

3.深刻领会“三个选择”的历史必然性,继承和弘扬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一个坚定的爱国者。

4.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建议

专题一 课程导言

专题二 史纲总讲(一)

专题三 史纲总讲(二)

专题四 百年沧桑专题

专题五 翻天巨变专题

1.讲授。

2.案例教学。结合任务,选取经典案例教学。

3.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最后进行点评。

4.组织学生观看与所讲任务相关的视频。

1.教师进行课程串线,帮助学生形成整体印象,起课程引导和总结作用。

2.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突出学生的课程参与,使学生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得出结论。

3.注意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以学生为中心,运用大量的实例辅助教学,使学生对“爱国主义”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工具与媒体

学生学习基础

教师所需执教能力要求

1.多媒体教室

2.教学课件

3.音频视频教学资料

4.图书馆文献资料

中学阶段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相关知识

具有本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证书

模块1 考核知识点:

(1)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2)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分析。

(3)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4)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意义。

(5)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探索的历程。

(6)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中流砥柱的表现及抗战胜利的原因。

(7)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

(8)新中国发展的两个历史时期及其相互关系。

(9)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出现曲折的原因分析。

(10)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形成的重要原则分析。

(11)改革开放的历史性突破的表现。

(12)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和主要经验。

表3-2 模块二描述

模块2   拓展自学  学时6      第1学年

学习目标

能力目标

素质目标

知识目标

1.具备独立学习的能力,能够将所学知识用于分析具体历史事件。

2.培养历史思维和历史智慧,对历史人物的功过能够全面评价。

3.辩证吸收推荐书目的观点阐述,科学应对其对历史实践的“另类解读”,强化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1.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认知进一步加深,强化对党和社会主义的认同感。

2.进一步坚定“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

3.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历史观,自觉承担时代所赋予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1.进一步认知晚清时期的中国国情,深化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两大主要矛盾”“两大历史任务”的认知。

2.深化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历史事件的认知,强化中华民族民族伟大复兴的艰难历程。

3.理解历史发展基本规律,深刻领会“三个选择”的历史必然性。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建议

内容一 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中)

内容二 中国近代史

内容三 帝国落日——晚晴大变局

1.学习课外自学为主。

2.建立《近现代史纲要》学习QQ群,与学生及时沟通,解答其在自学拓展过程中提出的问题

3.课堂讨论。针对学生提出的有代表性问题,利用课堂授课时间,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与学生充分交流。

1.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拓展教学空间,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

2.结合学生对某一历史事件的倾向性观点,进行引导,帮助学生树立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工具与媒体

学生学习基础

教师所需执教能力要求

1.多媒体教室

2.音频视频教学资料

3.图书馆文献资料

中学阶段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相关知识

具有本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证书

模块2考查知识点:

本模块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利用课余根据教师制定阅读书目,完成拓展学习,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制定阅读书目,在规定时间内撰写读书心得。

表3-3 模块三描述

模块3实践运用  学时20      第1学年

学习目标

能力目标

素质目标

知识目标

(1)积极主动地投身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实践活动。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现象,对当前个别现象能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

(3)能够增强民族自豪感,自觉同危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

(4)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培养对中国近现代历史事件的正确认知,并学习全面分析,具备总结经验教训的能力,以史为鉴,避免历史悲剧重演。

(1)自觉承担起对国家应尽的义务,维护国家利益。

(2)树立正确的文化观,正确看待中国传统文化,正确认知当前的传统文化复兴现象,并将之与“中国梦”紧密联系,做坚定的爱国者。

(3)通过实践活动,克服历史学生过程中的“怨妇”“泼妇”“情妇”心态,摆脱外国入侵有功论的观点的负面影响,客观认知帝国主义入侵对中国造成的巨大灾难。

(1)认知中国近代国情、当代国情。

(2)通过历史事件的学习和实践的参与,深化对“爱国主义”的认知,继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3)进一步通过对抗日战争时期历史的感悟和调研,充分认知国民党与共产党的不同作用,深刻认知党的中流砥柱作用。

(4)摆正对中国近现代史认知的心态,客观认知中国近现代史,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深刻领会“三个选择”的历史必然性。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建议

任务1.“中国复兴”主题调研

任务2.“中日关系”主题调研

任务3.“国共合作”主题调研

任务4.“抗战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作用”主题调研

任务5.“远亲与近邻对中国的伤害”主题辩论

任务6.“外来文明对中国文化的利弊”主题辩论

任务7.“历史人物”主题作品创作

任务8.“历史事件”主题作品创作

1、教学小班分为10个活动小组,以调研、辩论、作品创作等形式,围绕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主题进行实践(包括集中实践和分散实践两种方式)或进行知识竞赛,每小组根据自身选题完成实践作业。

2、活动时间:第7周——第12周(春季、秋季学期有微调)

3、分享时间:第13周——第16周(春季、秋季学期有微调)

1、教师编制活动专题

2、学生选题

3、教师指导作品创作

4、挂靠学校的社团活动

5、辅导员老师协助组织

6、任课教师负责评分

工具与媒体

学生学习基础

教师所需执教能力要求

1.多媒体教室

2.教学课件

3.创作作品所需器材

中学阶段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相关知识

具有本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证书

模块3考查要点:

(1)学生对帝国主义侵华,尤其是对外来文化对中国影响的正确认知。

(2)对中国进行现代化的探索历程能有清醒认知,对现阶段的“中国复兴”有较为深刻的理解。

(3)学生对帝国主义入侵的认知,尤其是日本、沙俄等近邻国家和德国、英国、法国、美国等地域较远国家的入侵均要有清醒的认知。

(4)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有根据历史事实进行演绎和创作。

(5)对国共两党关系和中日关系有较为客观的认识。

(6)通过活动过程培养团队友爱、协作精神。

四、课程评价内容及方式

1、课程评价的原则:

(1)本课程考核以针对性、客观性和公正性为原则。

(2)考核内容主要依据课程标准,每个模块中的任务作为基本考点,并且要将考点作延伸测试。课程教学组要围绕知识点精心编制考核内容。重点检查各项任务的落实情况。

(3)课程考核以过程考核为主,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4)过程考核包括:

课程考核

考核模块

过程考核分类

平时表现

知识拓展

能力提升

过程考核比重

10%

40%

50%

2、课程考核方式:

(1)本课程考核方式属于考试。总评成绩为100分。

(2)本课程平时表现占总成绩的10%。平时表现包括理论课堂和实践活动的出勤情况以及表现,理论课堂出勤及课堂表现由各班学习委员负责考核,助教汇总,任课教师不定期抽查;实践活动的出勤情况及表现由各小组组长考核并填写考核记录,助教汇总,任课教师不定期抽查。

(3)本课程知识拓展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40%,由“学习心得”和“读书报告”两部分内容组成。学习心得是指在完成理论学习以后,根据对理论知识掌握和理解的程度完成一份心得报告;读书报告是指在理论学习结束后为了提升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及应用,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指定书目的阅读并撰写一份读书报告。本课程知识拓展由任课教师负责过程指导与考核。

(4)本课程能力提升考核占总成绩的50%,能力提升指学生要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达到对能力的要求,考核由“组长评定组员”和“教师评定团队”两部分内容构成。“组长评定组员”是指组长根据组员在活动过程中的综合表现填写组员成绩评定表,以80分为满分。“教师评定团队”是指团队在进行实践成果分享的过程中接受教师的综合评定,教师评定分“优”、“良”、“差”三个等级,80-100分为“优”、60-80分为“良”、60分以下为“差”。获“优”的团队,成员成绩在队长评定基础上加10分;获“良”的团队,成员成绩在队长评定基础上不加分;获“差”的团队,成员成绩在队长评定基础上减10分。得分在90分以上的团队直接推荐参与“明德奖”评选。

思政与公共课教育学院

2017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