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

大德育观视阈下的课程思政 ——文物与博物馆学院课程思政专题讲座

  • 人浏览
  • 更新时间:2021/4/16 9:52:57

大德育观视阈下,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是相互配合,相得益彰。思政课程为课程思政提供价值引领,课程思政为思政课程提供广阔舞台,两者共同服务于立德树人的总目标。

image.png

一、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的必要性

(一) 思政课程为课程思政引领政治方向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一重大政治判断,对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发展现状、发展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进而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的主渠道作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并且明确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地位和功能,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作用不可替代。这一定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发展理念和实践路向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也就是说,作为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政治、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认知、情感、信念和行为的主渠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肩负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光荣使命,必须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思政课程”引领“课程思政”的政治方向,是二者互动的逻辑起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呈现出新变化、新特点,迫切需要深入挖掘各门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并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格局。正是基于这样的目标任务,“课程思政”理念将育人功能从单一的“思政课程”延伸扩展到了各门各类课程,所有任课教师都肩负立德树人职责,所有课程都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所有课堂都成为育人的主渠道。由此可见,“课程思政”从理念到实践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既符合其内在意蕴的生成逻辑,也符合其外在运行的发展逻辑。否则,“课程思政”就会失去灵魂或迷失方向,导致传道与授业解惑不能合一,教书与育人成为“两张皮”。进入新时代,必须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思政课程”要从政治方向上引领“课程思政”,即坚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目标,以人格塑造为根本基础,引领各类课程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切实发挥好育人的合力作用。

(二) 思政课程为课程思政引领思想价值

    育人的目的是使教育对象获得全面发展,其根本在于思想价值引领。“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是单纯的知识教育,而是涉及价值认同的教育,承载了思想价值引领的理论担当。对于处在人生的“拔节孕穗期”的青少年来说,这种思想价值引领显得尤为必要和重要。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不懈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帮助当代大学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蕴涵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思想基因和现实关切,通过融入“四个自信”的教学体系为大学生构架新时代的价值坐标和理论图景,不断提升“思政课程”的课堂自信,从而强化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伟大实践的价值认同、情感认同和理论自觉,筑牢成长成才的科学思想基础,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育人是“课程思政”的根本诉求,集中体现在通过充分发掘课程知识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以满足学生成长成才发展和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与此同时,全体教师不仅自觉运用课堂育人,还可以结合工作实际,利用隐性的育人课堂在“立德树人”中“细”做文章、“精”下功夫。正是基于“课程思政”的育人理念,全员育人皆乐为、敢为、可为,充分运用各种育人渠道,使全方位育人这一系统工程得到了更好的落实和体现。

( 三) 课程思政为思政课程拓展课程载体

    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要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要着力推进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课程思政”即课程中的“思政”,作为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课程理念,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从“单课程”教学向“全课程”育人的转变。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突破了过去单一的“思政课程”延伸拓展到包括实践课程等在内的隐形课程,从而大大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载体。一是运用通识教育课程强化“思政课程”。通识教育是一种寻求知识宽度,追求人文与科学、语言与艺术均衡发展的教育,旨在培养“具备核心共同知识”“有教养”“健全”的人。在“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指引下,通识教育课程回归育人初心,通过探寻知识、美德与价值的内在联系,将知识传授与“思政”教育的价值引领结合,将通识转化为智育和德育,成为新时代探索人格本位、课程育人和立德树人相结合的有效途径。二是运用专业课程深化“思政课程”。各类专业课中所蕴含的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和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是开展“课程思政”不可或缺的现实条件。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广大教师要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地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中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例如爱国主义情怀、艰苦创业、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精神等内容,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中华民族复兴的理想与责任融入专业课教学,把正确价值引领作为社会主义大学课堂的鲜明基调,聚力打造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协声合奏的教育体系,实现学科育人、课程育人与思政育人的水乳交融。三是运用实践课程内化“思政课程”。实践课程是以学生已有知识为基础,以主题活动为组织形式,通过学生自身经历获得体验,在经验的基础上有所知、有所悟、有所得。基于“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在课堂实践教学、校内外实践教学等环节中,自觉将理论思维与感性体验联系起来,注重引导学生在真实的社会情境中切身体验理论的正确性和科学性,进而使学生认同、内化、践行“思政课程”理论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观察辨别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学会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形成教化与内化、认知与行为统一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四) 课程思政为思政课程拓展教育资源

依照“大思政”格局的教育理念,“思政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第一课堂,“课程思政”则立足于深入挖掘各种“思政”资源,使育人工作不再局限于课堂教学,从而全方位、有步骤地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思政”既在各门各类课程中开展,也在科研、管理、服务、文化、组织工作中有针对性地实施育人工程。一方面,有利于充分发挥教育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辅导员、班主任、本科生和研究生导师要在引导大学生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上下功夫,让学生感受到信仰和真理的力量; 心理咨询教师要在培育大学生健康理性的心态上下功夫,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广大教师要在争当“四有”好教师上下功夫,用理想信念立德树人、用道德情操教书育人、用扎实学识以理服人、用仁爱之心以情动人。另一方面,有利于不断拓展各类教育平台。例如,积极建设校园文化,使大学生在校园生活各个方面都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充分发挥其在引导大学生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规范其思想、道德、行为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大学生开展政策宣讲、义务支教、红色之旅、参观交流、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深入社会、服务社会,既是对“思政课程”的有益补充,也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能力的实践途径。与此同时,利用新媒体网络技术平台打造“网络思政课堂”,是“课程思政”教育理念与网络育人功能充分结合的生动例证。新媒体以独特的传播方式和特点,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辟了新领域,丰富了新手段、新方式,同时也突破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所受到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其功效得到明显提升。课程是价值客体,精神文化是育人载体,“课程思政”的价值实效取决于对大学生精神文化需要满足的程度; 取决于教师在传授知识中思想教育和精神文化的饱满程度; 取决于“课程思政”的综合育人效应; 最终取决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价值目标的实现程度。进入新时代,必须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充分认识并掌握“00 后”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特征,注重加强“思政课程”对“课程思政”的思想价值引领,以培育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根本指向,明确所有课程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并将其充分融入高校各门各类课程科学知识体系之中,在课程理论知识的传授中注重体现精神文化的价值塑造。

二、课程思政的理论

   (一)、课程思政的内涵

1、课程思政是一种教学理念,课程思政不是一门课或一类特定的课程,大学所有的课程具有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及思想政治教育双重功能,所有课程都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承载着立德树人的作用。

2、课程思政是一种思维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有机、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学的顶层设计中要把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培养作为教学的首要目标,利用专业课程榜样示范性、知识专业性、平等交流性、方式灵活性等特点,推进课程思政工作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密切结合。

3、课程思政不是要改变专业课程的本来属性,不是每一节课都要进行思政元素融合,而是在适合且适当的情况下有机联系,不再是简单“相加”,而是要加强视觉融合,结合专业谈思想、说素养、讲故事,充分发挥课程的德育功能,运用德育的学科思维,提炼专业课中蕴含的文化基因、价值范式,将其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生动化的有效教学载体,在润物无声的知识学习中融入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指引。值得注意的是,课程思政不是要求每堂课都要机械化、教条化地安排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而是结合各门课程特点、结合教师个人风格,寻找德育元素如政治认同、家国情怀、道德修养、人文素养、法治意识等,进行非体系化、系统化的教育,进而达到春风化雨的德育效果。反过来,课程思政的开展本身就能激发学生的内生动力,促进专业课程的教学。

(二)课程思政的重点

课程思政是一项长期工程,它对立德树人、育人育才有着重要作用。无论是思政课程还是课程思政,关键点都在“思政”。没有好的“思政”教育功能,课程教学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从而导致课程教学中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之间的割裂甚至冲突。

教师要“以‘培养什么人’这个教育的首要问题为根本导向,以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结合课程、专业以及学科的实际,挖掘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增强课程的育人功能,为开展课程思政夯实基础。

(三)课程思政的特点

1、时间短。在课堂教学中课程思政时间不宜过长,选择简短的案例,可以是2-5分钟的一段话或是一小段音频,但必须恰如其分,发人深省。

2、事件新。尽量选择一些新近发生的令人印象深刻的事件,运用可以培养大学生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政治信仰、社会责任的题材,全面提高大学生缘事析理、明辨是非的能力,培养学生理性平和的心态,实事求是,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如运用抗疫中的爱国、爱党事例激励、引导学生。

3、距离近。尽量选择身边具备思政元素的、贴近现实生活的人事物,容易理解,更易结合。

三、课程思政的方法

     (一)、把本土红色文化元素融入我校思政课中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的“思政课”教学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推进当地红色元素与课堂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深度融合,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效果。尤其是充分利用绵阳作为“两弹”城,科技城、文化城、革命老区的独特优势,把“两弹一星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红军长征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采取课堂讲授和参观考察相结合的育人方式,即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四门课程为主干,将本地资源融入其中,形成特色讲稿和案例集。

(二)、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与艺术教育融合传播的微形态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提出强化网上思想引领,“把互联网作为开展青年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利用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微平台信息迅速发展的优势,加强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从思想、个性、身心特点出发,对传统的说教或灌输的方式显现较为明显的排斥,对比之下更容易接受带有各种艺术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艺术载体,大学生获得亲身体验,容易激发他们的主体性,更易于价值观的自觉生成。大学生不同的家庭出身、社会经历、生活环境以及家庭教育程度和方式的不同,使得大学生个性千差万别。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色彩比较浓重,这让大学生在涉及到具体的问题困惑时无法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思考吸纳。运用优秀的影视作品、多样而生活化的艺术形式和网络平台,使得具有个体差异的大学生更易找到与自身生活体验相连接的体验感与感受,更容易促进他们互相交流,碰撞思想,在自己的实际体验中受到教育。多样丰富、潜移默化、注重情感的情景式的教育方式符合当代大学思想特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应更为细致地观察和深入地探究大学生的特点,运用学生容易接受的喜闻乐见的新方法,开辟一条既体现时代特征和思想内涵,又融合艺术审美和互动参与的教育新路。

(三)、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与艺术教育深度融合新机制

高校德育与艺术教育的相互融合不是短期工作,而需要通过长期的坚持和努力才可以实现,它是一项系统性较强的工程,关系到德育与艺术教育两块截然不同教育领域的相互交融,它的融合对象不是单一化的,而应体现在课程机制、评价体系以及实践机制等各个方面的深度融合。首先在课程思政理念下完善课程机制,充分挖掘育人元素,与思政课形成教学互补。同时开设针对艺术生的实践课,将艺术资源与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红色文化等资源相融合,实现两者充分、有机的相互融合。其次,推进教学评价机制构建,加强合力育人。在课程思政理念下,实现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与思政教师合力育人的教学队伍。同时配套科学的评价指标,根据教育目的建立梯级目标,就是否有利于受教者的专业学习和身心健康发展,是否提高受教者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否利于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是否坚定受教者的理想信念四个方面建立若干子目标,借助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相关方法对课程实施进行有价值评价判断,推进教学评价机制构建。再次要创建文化实践机制,建设美善和谐的育人环境。丰富的校园实践活动是大学生增进知识、陶冶情操、提高审美、强化认同的重要途径。创建文化实践机制,注重实践活动品牌化,深挖内涵,重视活动品质,利用好当地的文化艺术资源,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多样化、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吸引更多大学生参与其中。还可聘请艺术领域的专家学者开设学术讲座,通过高雅艺术进校园引入鲜活的文化作品,通过多元课程进行作品背景解析,将实践活动和课堂讲授相结合。另外校园景观文化也是高校实施德育与艺术教育融合的前沿阵地。那些蕴含美感与创新的自然景观以及精巧实用的建筑物、由人文、自然等静态景观以及师生在学校范围内所构建的一系列生活图景都充分彰显着每个高校不同的艺术文化,使学生在无声无息中受到艺术的启发,德性的提升。

image.png